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啧啧啧……
夜惊堂看到一排小黄书,着实意外,如果不是公务在身,直接就抬手拿起来看了。
他扫开杂念,转身继续寻找线索,但忽然感觉哪里不对,回过头来,仔细查看《艳后秘史》,发现此书摆放并不平直,似乎是近期才看过,随手放下的。
夜惊堂见此,小心拿起书籍,以手指轻微滑过书本侧面感觉。
书如果经常打开看,且经常看某一页,天长日久会因为装订处出现折痕,直接打开,更容易翻到那一页。
夜惊堂抱着一本侠女泪反复精读多年,也算老书虫,对此深有体会。
仔细摩挲书本侧面,很快发现,书中确实有一页,与其他页面不同,翻开打量——写着某位太后,挖地道出宫和世子私通,而后服毒假死,被葬入皇陵,世子悄悄挖地道进入皇陵,把太后娘娘带走……
这邬王世子,莫不是对太后有幻想?
夜惊堂下意识分析世子的性癖,但细想又不对。
他研读《侠女泪》多年,对于什么情节该一目十行,什么情节该逐字逐句时长回味,远比世间任何捕头更清楚。
标注的两页没有肉戏,反而把挖地道进皇陵的细节写的很详细,比如‘如何在不惊动守卫破开石材、地道防塌设施、通风设施’等等,感觉不是作者凭空捏造,有卖弄学识之感,看起来是个施工行家。
把书翻到首页,可见作者介绍——推测是两百年前的一个官吏,曾官至工部侍郎,负责过翻修云安城,后得罪燕太后,被贬官,愤愤不平下,偷偷写了这么本书。
果不其然……
夜惊堂见判断正确,便翻阅其他环境描写,发现书里对城池街道的描写很真实。
云安城是千年古都,虽然扩建、重建数次,但大抵位置变化不大,书上的文德桥,就是现在的文德桥,甚至还提到过一嘴染坊街。
得到这些消息后,夜惊堂心头自然有了猜测。
邬王世子看这本书,显然不是对太后有幻想,而是当做工具书。
长时间停留在这一页,似乎只有一种可能——想学怎么挖地道进皇陵。
说邬王世子暗地里是个摸金校尉,有点牵强,而且燕皇陵和大魏皇陵根本不在一个地方,墓穴规格也不会相同,他挖燕皇陵有个什么用?
夜惊堂认真思索后,记下了‘地道、皇陵’等线索,把书籍放回原位,又在书房里寻找其他信息。
可惜除开一本太后艳史,其他东西都很正常。
夜惊堂搜寻无果后,便检查书房、客厅、卧室的摆件,寻找可能存在的暗格。
夜惊堂虽然没有无翅鸮的做贼天赋,但洞察力相当过人。
来到卧室后,他观察屋里的各种陈设,推测主人日常习惯,最后半蹲下,用手感觉木质地板被经常踩踏后的平滑程度,最终把目光看向了宽大卧室侧面的立柜。
立柜看起来是普通衣柜,但堂堂藩王世子,正常不会自己换衣服,日常穿戴之物,应该放在内侍屋里,按理说不该经常往那里走。
夜惊堂站起身来,无声无息走到立柜跟前,观察把手的光滑程度,发现确实时常打开,便小心翼翼的拉开了柜门。
宽敞的柜子里面空空如也,也没有隔断,大概率是一道暗门,手指轻敲,发出‘咚~’的轻微闷响,后面是实心。
夜惊堂见此,看向了柜子下方的木板……
——
稍早前,书房的下方。
几盏灯火,放在密室的四角,中间是一张桌子,上面摆着成堆的卷宗。
桌子周边,放着六张椅子,曹阿宁坐在桌前,手持竹质硬笔,笔头带有和钢笔类似的墨槽,正在纸上认真画着图纸。
青钢锏徐白琳坐在对面,看着手中老旧图纸,眉头紧锁。
谁教白马踏梦船 从何说起+番外 岁笙回念录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第1部 梧桐那么伤 渣攻从良记/再续前缘+番外 以身偿命+番外 穿越之悍蟒+番外 [网配]不是外人+番外 野兽嗅蔷薇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第2部 (重生)活着+番外 未来乘风远航 爸爸爸【CP】+番外 我的男友是怪物+番外 美人如玉剑如虹 我的资质能无限提升 背水一战+番外 苍耳 [网配]六神君+番外
闻家真千金被找回来了,还是个从山里出来,满嘴胡言的小神棍,整个圈内都等着看她笑话。短短几日,宋家那小霸王追着要当她小弟萧氏一族奉她若上宾特管局一处求她加入,玄门世家想要拜她为师闻曦小手一挥,直播赚功德水友大师,最近我总觉得被鬼压床了,还梦见诡异的婚礼现场。闻曦出门在外不要乱捡东西,你那是被人配冥婚了。水...
论穿越到甜宠文大结局后是一种什么体验?姜澜雪表示,这金手指压根没用。原身入宫三月,却从未见过宣宁帝,因此,后宫嫔妃压根没将她放在眼里。不曾想姜澜雪穿越第一日就被召侍寝了,对此,众人依旧摇摇头表示不用担心。哪知接下来一连三日,宣宁帝都流连在姜澜雪的清光殿中。对此,众人表示,这不可能,肯定是因为齐王妃的缘故,陛下定然是...
红月亮出现在天上的那一刻开始,全世界的人都成了疯子。除了我!...
...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